甲车上午8点从A地出发匀速开往B地,出发30分钟后乙车从A地出发以甲车2倍的速度前往B地,并在距离B地10千米时追上甲车。如乙车9点10分到达B地,问甲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A)30
(B)36
(C)45
(D)60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2024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试题
- 1形成有文化特色、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们应尊重当地实际,、远近结合、量力而行,不能盲目 。在模式选择上,可以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体现自身特色。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甲乙两人相距50千米,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前进速度为6千米/小时,乙的前进速度为8千米/小时。在途中,甲休息了1小时再继续前进。则甲、乙在出发()小时后相遇。()
- 3每一页书中也许还蕴含着各种心境情绪,让你时而唏嘘不已、痛哭流涕,时而又情不自禁破涕为笑。你打开一本书,又好似开启了一条可以随意穿梭的时空隧道,瞬间拥有了一双可以御风的翅膀。每一页书中还可能隐含着一场涤荡一切的头脑风暴、一场迫在眉睫的革命,打开它你可能坚定如往昔,也可能瞬间“三观”尽毁。在书中,百年乃至千年前的先贤、怪才与你同在。在书中,你可以与古人窃窃私语,也可以与他们唇枪舌剑。而每当你合上书页,你都不再是打开它时的自己—人不能两次打开同一本书。下列说法与文中划线部分意思接近的是:()
- 4或许是深受农业文明影响的缘故,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林徽因说:“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我们都会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蒹葭”,就是我们熟悉的芦苇。《诗经》里的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参差荇菜”“南有乔木”“桃之夭夭”“彼黍离离”,这先秦时代的民歌,几乎首首离不开植物,一风一雨、一稼一穑,遍布着草木的声息,以至于《诗经》里的植物花卉,也成为一门学问,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 5根据新的刑事证据规则,鉴定检材的真实性和同一性已经成为鉴定意见转化为定案根据的前提条件。这显然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透过这一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司法改革的决策者们已经具有了一种新的理论认识:实物证据鉴真是司法鉴定程序启动的前提和基础;未经鉴真过程,任何专业人士对实物证据所作的“司法鉴定意见”都将是没有法律意义的;实物证据作为一种“送检材料”,在其真实性和同一性存在合理疑问的情况下,鉴定意见将不具有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这段文字中提取的关键词最恰当的是()
- 6一条直线将一个平面分成2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成4个部分,……则6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成的部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