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船舶报告制度中最后报告的内容包含() ①报告船名、呼号或船舶电台识别号 ②到达目的港日期和时间 ③航向和航速 ④离开报告制区域的日期和时间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水上搜救技能知识试题
- 1《国际航空和海上搜救手册》第二卷地对空信号中意为不或否定的是()
- 2人员落水核查清单中不包括()
- 3基本遇险信号包括()①可用任何方式发出莫尔斯码中“SOS”②每隔约一分钟鸣炮或燃放其它爆炸信号一次③用任何雾号器具连续发声④把一个球体或任何类似球形的物体挂在方旗的上方或下方所组成的信号;⑤将水染色,通常是绿色或红色⑥红色焰火⑦橙色烟雾⑧两臂侧伸,缓慢而重复地上下摆动⑨倒挂旗帜;⑩用信号镜发出闪光
- 4根据《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当任何单位收到发生遇险事故情报时,应()
- 5救助协调中心的迫降援助包括:①通过各种手段,如通过航空器、护航航空器(如有)、测向仪或雷达获得航空器的最新位置;②要求海上救助协调中心或海岸无线电台警告遇险航空器附近的船舶,如可能,要求它们在4125KHz或3023KHz频段上保持守听;③向遇险航空器提供离它最近的船舶的船位、所驶航向、海况信息以及迫降方向;④要求遇险航空器与被选中的船舶在4125KHz频段或其它合适频率上进行通信联系;⑤如果时间允许,通知救助船舶如何援助遇险航空器。
- 6当从水中起吊失去正常体温的人时,特别是当其浮出水面以后,救生吊篮或救生担架应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