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 答案解析: 【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识记情况。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 础。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 面。题干中“好心办了坏事”说明小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做的事却成了坏事,他自己不知道做的 这个事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上的问题,认识不到怎么做好、怎么做不好才导致好 心办坏事。故此题选 C。 A 选项道德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 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 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媒介。题干未表达媒介 相关含义, 排除。 B 选项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 为的精神力量。题干中没有体现出道德意志, 排除。 D 选项道德自律,不属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且题干中没有提到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排除。 A B D 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此题选 C。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202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 1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 ”时, 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列出很多种做 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 )。
- 2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 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美景, 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 动的场景, 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
- 3教师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这一 教育过程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 4课堂上,老师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友情”的理解,出现了故事讲述、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这一教学行为旨在达成()。*
- 5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时,杨老师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于是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讲解。这一教学过程具有()。*
- 6按学生的年龄、性别随机抽取调查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