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 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
(B)科学本位
(C)伦理本位
(D)个人本位 答案解析: 【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决 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 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那托尔普(又译为纳托普)、孔德等。 凯兴斯泰纳提出“造就公民”的教育目的是典型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 B C 选项这两种说法不存在。 D 选项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 人的需要;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 增进人的价值, 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个人本位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B C 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 A。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202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 1数学课上,教师教授“对称”这一概念时,采用了三种方式:用自己的话说出“对称”的意义; 从一些图形中分别找出线对称和点对称图形;利用线对称和点对称的原理,在方格内设计美术字。该教 师的做法旨在培养学生的( )。
-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映的师生关系是( )。
- 3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是他们能够接受的, 但又要有一定的 难度, 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 5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 评价属于( )。
- 6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