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欲杀害乙,自感力不从心,就极力要求朋友丙一起去。丙则劝阻甲不要杀害乙,甲不听劝阻。丙遂打电话报案,公安民警火速赶到,将正在赶赴乙家途中的甲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查看解析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2024辅警试题
- 1某县某公安派出所在办理一起制造噪声干扰正常生活案时,办案民警甲是违法行为人的一般邻居,该公安派出所所长是违法行为人的舅舅。在此案中关于回避的说法正确的是()
- 2村民朱某在赶集时,因琐事与同村的李某、许某、胡某、赵某发生口角,并被4人殴打致伤。次日,朱某为报复李某等人,先后潜入李某等人家中,向上述4家的饭锅、水缸、食盐中投入剧毒鼠药,致上述4家的16口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朱某的行为构成()
- 3某省彩票管理中心主任李某在担任财信总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期间,采取签订虚假进口货物合同及内销合同等方法,在省工行开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18单,骗取省工行信用证款共计5300多万美元,造成省工行实际损失41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4亿多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信用证诈骗罪。
- 4“热炉效应”,是指组织中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处罚。它是由于触摸热炉与实行惩罚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得名。“热炉”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一、警告性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例如企业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二、一致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三、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绝不能拖泥带水。四、公平性原则。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并未体现“热炉效应”的是()
- 5关于农作物,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6关于液体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