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新旧动能的转换,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中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新动能的发展主要依托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以期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1979年,中国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状态,分别为第一产业30.7%、第二产业47%、第三产业22.3%。而到2022年,产业结构变为“三、二、一”,比重分别为7.3%、39.9% 和52.8%。这种变化__________
(A)反映了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变革,体现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动力的调整
(B)反映了我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
(C)反映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中央政策制定理念相关
(D)反映了我国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集约型产业规模逐渐缩小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新质生产力知识竞赛试题
- 1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2在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下,“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贸易制裁频繁发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采取“脱钩断链”和“贸易封锁”等手段,意图打造“小院高墙”态势,打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巩固其霸权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新质生产力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赋能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贸易壁垒和脱钩断链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巨大隐患,抑制了创新交流、数据信息获取、要素自由跨境流动和劳动力技能学习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严重影响新发展格局下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安全性”和“开放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__________ 。
- 3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 )、( )、( )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 4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坚持( )。
- 5新质生产力强调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