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当发生人员骨折创伤时,急救的基本原则是( )。
(A)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B)先固定,后抢救,再搬运
(C)先固定,后搬运,再抢救
(D)先搬运,后固定,再抢救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危化品安全知识试题
-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导致发生严重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生产安全事故危害扩大,或者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未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 )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 2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18 年版)》(GB50160-2008),甲 (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小于 4mm 时,应装设避雷针,其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浮顶罐及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但应将( )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 25 平方毫米的软铜线作为电气连接。
- 3用于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器,其安装高度( )释放源。
- 4根据《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要求,化工园区的设立应由()政府认定。
- 5依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6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 50160-2008),液化烃罐组(罐外壁)到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的防火间距不小于(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