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使用高毒物品的用人单位,应定期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检测,至少( )进行 1 次检测。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危化品安全知识试题
- 1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规定。液化烃、甲 (B)乙 A 类液体等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有毒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 2《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规定的应当报告和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是指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和( )的信息。
- 3《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化工安全仪表系统(SIS)包括分为安全联锁系统、紧急停车系统、( )等。
- 4液态烃储罐发生火灾,必须首先采用各种措施冷却罐壁,以降低罐内( ),防止其发生爆炸。
- 5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版)》(GB50160-2008),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泄放设施;泄放后可能立即燃烧的可燃气体,应经冷却后接至火炬系统;泄放可能携带液滴的可燃气体,至少应设( )后接至火炬系统。
- 6( )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出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是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