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乙的行为构成()。
(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刑法学试题
- 1李某知道刘某(18岁)一直对王某不满,便告诉刘某如果给某人服用一种慢性毒药将人毒死,很难被人发觉。刘某听后买了这种毒药,给王某喝下,王某毒发身亡。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 2甲系海关工作人员,被派往某国考察。甲担心自已放纵走私被查处,拒不归国。甲的行
- 3甲、乙共谋杀丙,甲负责提供毒药,乙实施投毒。但乙在投毒后终不忍杀死丙,遂将毒物倒掉。此案对甲、乙行为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4在策划、组织、煽动群众暴力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中,与国家和政府进行公开的武力对抗的,其行为则同时触犯了武装叛乱、暴乱罪和阻碍军事行动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按照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以武装叛乱、暴乱罪论处。( )
- 5从2015年8月开始,郑某在其所经营的天津包子店内生产、销售包子、馒头,其在日常制作馒头的过程中添加了含有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钙)的蛋白糖,不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长期食用该蛋白糖容易引起小孩、老人、孕妇等体弱人群的食源性疾病。郑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