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的应对以预防为主,尽可能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将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植入到高等学校各类主体的思维方式中,使其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但是教育和预防在条文中的展示相对稀疏,请简述并分析条文的稀疏与预防为主的原则相冲突?
答:条文的稀疏与预防为主的原则并不冲突。相关制度罗列得较为全面,但是不宜细化,即所谓“宜粗不宜细”。原因如下:一是这些制度并非仅为预防学术不端行为而设置,不宜在专门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中予以细化。例如,知识产权查询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所要保护的知识产权与在先的权利相同,保证所申请的知识产权是有效的。二是这些制度仍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无法在《办法》中予以细化。例如,何谓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一直具有争议,虽然一直强调完善以品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克服各种形式的重数量轻品质,甚至只讲数量不讲品质的错误倾向,但是往往无法找到相较于数量、级别更为可操作的方案。三是各个高等学校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如果规定过细则无法推广操作。例如,一些偏重哲学社会科学的高等学校研究评价体系必然应与理工科院校有所区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评价方法应具有多元化特点,简单照抄照搬自然科学评价方法,过分倚重定量评价是不可取的。继续答题: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