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 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
(A)√
(B)×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50题(含答案及解析)试题
- 1(2015· 全国卷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 2(2016· 全国卷Ⅰ)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
- 3关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内,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
- 4(2017· 全国卷Ⅲ)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
- 5(2016· 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 6纨绔子弟代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因为纨是一种细而有光泽的绢帛;绔是套裤,是套在最外面御寒的。穷人一般穿不起绔,而富贵人家子弟不仅穿纨,还讲究“纨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