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尽可能保持( ),依托堤坝、土坡、坑凹、承重墙、墙角、柱及大型物件等地形、地物作为掩护。
(A)高姿状态
(B)兴奋状态
(C)低姿状态
(D)站立状态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作战安全理论试题
- 1夜间等视线不清,水情不明或水情复杂、水流湍急时严禁贸然下水救援。
- 2充分发挥城市排水设施功能。与属地市政部门做好沟通对接,疏通排水管网,启用排水备份系统,最大限度挖掘市政管网排水潜能。
- 3开展交通道路火灾扑救或应急救援时,救援车辆应跨路斜停( )在事故车辆后方,停靠位置应距离事故点不少于100 米。
- 4使用消防软梯训练时,上端必须固定牢固,参训人员可以不采用安全绳进行保护。
- 5搜救按照起火区域、起火相邻区域、其他边缘区域的顺序进行。鉴于地下建筑的封闭性和高温浓烟的流动性及其对人员的危害性,搜救力量充足时应在上述区域同时展开搜救行动。
- 6在高空利用绳索救人或者自救时应设置不少于( )处安全固定支点,且固定支点应受力于不同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