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和规范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我国制定和发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按照等级保护工作的工作阶段大致分类。下面四个标准中,()规定了等级保护定级阶段的依据、对象、流程、方法及等级变更等内容。
(A)GB/T20271-2006《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B)GB/T22240-2008《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
(C)GB/T25070-2010《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D)GB/T20269-2006《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CISP(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试题
- 1关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 2管理,是指()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中,()就像其他重要业务资产各()一样,也 对组织业务至关重要的一种资产,因此需要加以适当地保护。在业务环境互连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互连性的增加导致信息暴露于日益增多的、范围越来越广的威胁各()当中。
- 3在某信息系统的设计中,用户登陆过程是这样的:(1)、用户通过HTTP协议访问信息系统;(2)、用户在登陆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口令;(3)信息系统在服务器端检查用户名和密码的正确性。如果正确,则鉴别完成。可以看出,这个鉴别过程属于?()。
- 4当审核一个组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时,某IS审计师观察到这个被审计组织的数据和软件文件被周期性的进行了备份。有效性计划哪一个特性在这里被证明?
- 5信息是流动的,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必须能够识别所有可能途径的()与();而对于信息本身而言,信息的 敏感性的定义是对信息保护的()和( ),信息在不同的环境存储和表现的形式也决定了()的效果,不同的载体下,可能体现出信息的()、临时性和信息的交互场景,这使得风险管理变得复杂和不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