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 甲欠乙5万元,乙多次催促,甲拖延不还。后乙告诉甲必须在一周内还钱否则就要起诉。甲立即将家中仅有的值钱物品汽车一辆以2000元价格卖给丙,被乙发现。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无论丙是否知情,乙均可请求法院撤销甲丙之间的买卖合同
(B)如果丙知情,乙发现二人的交易是2015年3月1日,则2016年3月2日以后,乙不再享有撤销权
(C)如乙行使撤销权向法院起诉,应以甲为被告,法院可以追加丙为第三人
(D)如乙的撤销权成立,则乙为此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应由甲、丙承担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民法典知识竞赛试题
- 1耿某的父亲曾是中共地下党员,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多次荣立战功。解放后因伤病缠身,在“文革”期间去世。2002年,李某在某报发表文章,捏造事实称耿某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曾叛变投敌,在“文革”期间畏罪自杀。该文发表后,给耿某的家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耿某的母亲因不堪承受如此打击导致精神错乱,使本来平静的家庭生活变得一塌糊涂。无奈,耿某找到李某理论,李某不予理会。那么,耿某应该怎么办呢?
- 2甲乙丙丁按同等份额共有一辆汽车,共有协议对共有份额转让没有约定。甲因与乙不合,拟以3万的价格转让自己的共有份额于戊,通知了乙丙丁三人,要求三人若要行使优先购买权,需在10日内明确提出。丙丁于第12日均表示购买,但甲认为已超过期限,遂将共有份额转移给戊,戊对上述内容均不知情。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3肖特有音乐天赋,16岁便不再上学,以演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肖特成长过程中,多有长辈馈赠:7岁时受赠口琴1个,9岁时受赠钢琴1架,15岁时受赠名贵小提琴1把。对肖特行为能力及其受赠行为效力的判断,根据《民法总则》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4徐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无奈家中贫寒,无力支付其学费,只好辍学外出打工。几年后的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原来的同班同学杨某,利用其父与当时的校长的私人关系,冒用了徐某当时考高中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读书,后考入大学。至今,杨某依然在用徐某的名字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请问,杨某要对徐某承担什么责任?
- 5学生刘某(15岁)和高某(15岁)放学后回家,在某路的拐弯处,发现地上有一个黑色塑料袋,二人捡起来后发现里面是一沓百元钞票。二人躲至僻静处,仔细清点,一共有5000元。二人商量决定,先各拿500元零花,剩下的4000元藏起来,以后慢慢花。不料,两天后,二人去藏钱处取钱时,却发现钱不翼而飞。一个月后,失主卢某得知此事,于是找到刘某和高某的父母,追要丢失的5000元现金。协商无果,卢某只好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