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200万元
(B)250万元
(C)300万元
(D)500万元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反垄断法试题
- 1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泄密的行为():
- 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各项不属于经营者的是()
- 3某行业协会的全体会员企业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 85%。 由于近期原材料涨价影响了行业利润, 该协会遂组织召开了由会员企业领导人参加的“行业峰会”,与会代表达成了提高产品价格的共识。 会议结束后,该协会向全体会员企业印发了关于提高本行业产品价格的通知, 明确要求会员企业统一将产品价格提高 l5%。接到 通知后,会员企业按要求实施了涨价。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4《反垄断法》规制的行为包括以下哪些()
- 5某商场在“五ー”黄金周期间挂出一条“五一放期间在本商场购买商品达500元者,本商场送一特大礼物”的横幅,结果特大礼物是一只大气球。对此,另一商场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控告。依照《反不正当竟争法》的规定,某商场的这一行为的性质() A,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正确答案) (B)是违反商业道德的宣传,不违法 (C)只是对消费者构成消费欺诈,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D)只是一般的欺诈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4.甲欲购买“全聚德”牌的快餐包装烤鸭,临上火车前误购了商标不同而外包装十分接近的显著表明名称为“仝聚德”的烤鸭,遂向“全聚德”公司投诉。“全聚德”公司发现,“仝聚德”烤鸭的价格仅为“全聚德”的1/3,如果“全聚德”起诉“仝聚德”,其纠纷的性质应当是下列哪种?()
- 6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