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第36条)
(A)回收污染物责任制度
(B)防治工作规划责任制度
(C)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D)淘汰落后工艺责任制度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


更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试题
- 1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确需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颁发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 2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以()的罚款。
- 3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排放固体废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复查,发现其继续实施该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按()。
- 4()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第79条)
- 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危险废物产生者不处置其产生的危险废物又不承担依法应当承担的处置费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代为处置费用()的罚款。(第113条)
- 6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 )。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在规定期限内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第22条)